慢充、快充接口针脚原理与故障诊断
现在纯电动汽车慢慢普及,很多一线城市的同行朋友,已经接到故障车辆,今天分享一点基本的充电接口工作原理。
1、纯电动车慢充原理详解
所谓慢充,即为高压交流充电;分别有交流220V,交流380V。交流380V会比220V充的快些。交流电需要经过车载充电机转换成直流电后,再输入汽车高压蓄电池。
如何工作?
CC:车辆控制装置连接确认
CP:充电桩连接确认
PE:接地(搭铁)
L:三相交流电“U”
N:三相交流电“中性”
NC1:三相交流电“V”
NC2:三相交流电“W”
通常NC1与NC2是空的。
L、N就是接的我们家用220V的两根线。
其中CC、CP是如何确认是否连接正常呢?
1、“缆上控制盒”与“车辆控制装置”相互确认连接是否正确。
1.首先,“缆上控制盒”会通过CP检测点1与检测点4 检测电压是否为12V。如果没有连接好,检测点4就没有搭铁,就检测不出电压,如果连接好了,检测点4通过PE就与车辆搭铁相通了,这时电压 就是12V,有12V电后“缆上控制盒”就会让S1与PWM接通,否则S1是与+12接通。
2.接着,车辆控制装置会通过CC检测R3电阻来确认充电枪与车辆插座是否连接,如果未连接好,电阻为无穷大,否则有相应电阻值。
2
车辆控制装置设定车载充电机功率。
1.车载充电装置,通过CP的占空比信号,判断缆上控制盒的最大充电电流。
PWM 占空比 D | 最大充电电流 Imax(A) |
D= 0% 连续-12V | 充电桩不可用 |
D=5% | 5%的占空比表示需要数字 通信,且需要在电能供应之 前在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前 建议通信 |
10% ≤ D ≤ 85% | Imax=D*100*0.6 |
85% < D ≤ 89% | Imax=(D*100-64)*2.5,且 Imax≤ 63A |
90% < D ≤ 97% | 预留 |
D=100%,连续正电压 | 不允许 |
2.车载充电装置,通过CC上的RC判断电缆额定 容量。
RC | 充电电缆额 定容量 |
1.5KΩ/0.5W | 10A |
680Ω/0.5W | 16A |
220Ω/0.5W | 32A |
100Ω/0.5W | 63A |
最后,车辆控制装置计算充电电缆额定容量与缆上控制盒的电流后,把车载充电机最大功率设为他们的最小值。
总结
CC与CP分别有两个功能,除确认是否连接正确外,车载控制装置还通过他设定车载充电机的功率。
慢充无法充电,该如何修?
下面给大家一幅北汽2016款EV200慢充电路图,供大家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