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信号转换为可测量电信号(如电压、电流、电阻或数字信号)的装置,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、
消费电子、医疗设备、汽车电子、环境监测等领域。
1. 温度传感器的分类
温度传感器可按测量方式和工作原理进行分类:
1.1 按测量方式分类
接触式温度传感器
传感器直接接触被测物体,通过热传导测量温度。优点是测量精度高,适用于液体和固体温度测量,但响应速度较慢,
受环境影响。典型应用包括热电偶、RTD(热电阻)和热敏电阻。
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
通过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测量温度,无需物理接触。优点是响应速度快,不干扰被测物体,但测量精度受物体
发射率影响。典型应用包括红外测温仪和热成像仪。
1.2 按工作原理分类
(1) 热电偶(Thermocouple)
热电偶基于塞贝克效应(Seebeck Effect),即两种不同金属在连接处因温度差产生电动势(EMF)。
特点
- 测量范围广(-200°C ~ 2300°C),适用于极端温度环境。
- 响应速度快(毫秒级),耐高温,抗振动。
- 但精度较低(±1°C ~ ±5°C),需冷端补偿。
常见类型
- K型热电偶(镍铬-镍硅):最常用,适用于-200°C~1260°C。
- J型热电偶(铁-铜镍):适用于还原性环境,0°C~760°C。
- T型热电偶(铜-铜镍):适用于低温测量,-200°C~350°C。
- S/R型热电偶(铂铑-铂):用于高温测量(0°C~1600°C),高精度但成本高。
(2) 热电阻(RTD, Resistance Temperature Detector)
RTD利用金属(如铂、铜、镍)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进行测量。
特点
- 精度高(±0.1°C ~ ±0.5°C),稳定性好,适合长期监测。
- 测量范围较广(-200°C ~ 850°C)。
- 但响应较慢(秒级),价格较高,需恒流源驱动。
常见类型
- PT100(铂电阻,0°C时100Ω):工业标准,线性度好。
- PT1000(铂电阻,0°C时1000Ω):灵敏度更高,适合长距离传输。
- Cu50(铜电阻,0°C时50Ω):成本较低,但温度范围较窄。
(3) 热敏电阻(Thermistor)
热敏电阻是一种半导体器件,其电阻随温度显著变化,分为NTC(负温度系数)和PTC(正温度系数)。
NTC热敏电阻
电阻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灵敏度高(±0.05°C)。
- 但非线性强,需查表或Steinhart-Hart方程转换。
典型应用:
- 电子体温计、锂电池温度监测。
PTC热敏电阻
电阻在特定温度急剧上升,常用于过温保护。
典型应用:
电机过热保护、自恢复保险丝。
(4) 数字温度传感器
数字温度传感器集成ADC和数字接口(如I2C、SPI、1-Wire),直接输出数字信号,无需额外信号调理电路。
特点
- 抗干扰能力强,适合嵌入式系统。
- 无需校准,使用方便。
典型型号
- DS18B20(1-Wire接口,-55°C~125°C,±0.5°C)。
(5) 红外温度传感器(IR Thermometer)
红外传感器通过检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(波长3~14µm)来测量温度。
特点
- 非接触测量,响应极快(毫秒级)。
- 但测量精度受物体表面发射率影响(如金属需补偿)。
典型应用
- 人体测温枪(如MLX90614)。
- 工业设备热成像(如FLIR热像仪)。
温度传感器关键性能参数
- 测量范围:传感器能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,如热电偶可达2300°C,而NTC通常限于-50°C~150°C。
- 精度:测量误差范围,如RTD可达±0.1°C,热电偶一般为±1°C~±5°C。
- 分辨率:最小可检测温度变化,高精度传感器可达0.01°C。
- 响应时间:温度变化到输出稳定的时间,热电偶可达毫秒级,RTD通常为秒级。
- 线性度:输出与温度的关系是否线性,RTD线性较好,NTC非线性较强。
- 长期稳定性:传感器随时间漂移的程度,铂电阻<0.1°C/年。
温度传感器选型指南
1. 温度范围:高温选热电偶,低温选RTD或NTC。
2. 精度需求:高精度选RTD,低成本选NTC。
3. 响应速度:快速测量选热电偶或红外传感器。
4. 环境因素:腐蚀性环境选铠装热电偶,潮湿环境选防水封装。
5. 输出信号:嵌入式系统优先选数字传感器(I2C/SPI)。